近日,全国新华印刷企业按需印刷发展推进交流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本次会议不仅聚焦行业发展,还特别设置了主题分享,许多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按需印刷方面的探索与成就。此次会议的讨论,涉及了按需印刷的现状、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的潜在机遇。
随着教育行业对教材印刷需求的日益增加,特别是在新编教材和重印书籍中,按需印刷显现出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就是这里面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0余年前便开始探索按需印刷的应用,而2016年与承印企业的合作,则标志着其在这一领域的逐步发展。通过传统按需印刷模式,人教社在保证图文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短版印制的成本,这一模式如今已扩展至全品类的教材、教辅和图书等领域。
人教社负责人狄国伟在会上表示,按需印刷的优点是可以应对市场对小批量、个性化教材的需求,这与当今教育生态的变化尤其相关。近年来,儿童数量的减少导致中小学生人数逐渐下降,从而对教材教辅产品的需求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大批量印刷模式显然难以继续适应市场需求,按需印刷则能更好地满足这些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然而,尽管按需印刷的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应用中,人教社也遇到了不少瓶颈。首先是印刷质量的不稳定性,在面对数量庞大的教材印刷需求时,如何保证质量成为重要挑战。同时,合作供应商的数字印刷服务能力整体偏弱,使得按需印刷的推进受一定的影响。此外,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之间的工价差异,也给普及按需印刷增添了难度。
面对这些挑战,行业专家在会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例如,提升数字印刷设备的投资回报率,增强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将是未来推进按需印刷的关键。此外,加强出版社与印刷企业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协作,提升生产效率,也是应对当前制约因素的重要措施。
展望未来,数字按需印刷技术的进步将为教材印刷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按需印刷的前景将愈加明朗。人教社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将数字按需印刷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满足未来市场对小批量、高质量印刷的需求。
这场交流,不仅是对行业发展现状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的展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按需印刷技术将重塑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的传统印刷市场,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