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1)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就标准第一稿的框架结构等有关问题、内容做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
(1)会议确定增加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为《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增加李小东、杨国强、李红慧为起草人及执笔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江苏省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技师学院、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
增加跨页插图要求,考虑色差、左右对齐误差等。书壳包边尺寸以15mm为宜。
护封高度应与书壳高度相同。勒口宽度宜不小于30mm。封面设计元素应延伸入勒口不小于3mm。切口出血位宜不小于3mm。飘口宜3mm(会后查询确定)。宽度小于5mm的书背不应设计有文字,底色宜与封面底色相同,书背文字与书脊间隙应不小于1mm。书背宽度设计应以书芯厚度为依据。函套应选用不易变形的材料,尺寸应根据成品书刊尺寸长宽高各加1.5mm。立体书结构要求在会后进行研究,在下次会议上进行确认。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覆膜及其他表面整饰内容会后进行细化。
(7)会议对书芯要求做了讨论,确定:对4.4.3描述更改为:拉页折叠厚度会对书刊整体装订产生一定的影响,宜不超过2折。超出成品尺寸的拉页折叠后,应缩进成品尺寸1.5 mm。对4.4.4描述更改为装订方式为胶订时,跨页图像应考虑胶订订口的铣背深度1.5mm。对4.4.6 装订改成4.5 装订,并确定为:4.5.1书芯厚度超过6mm不宜选用骑马订,超过60mm宜分册装订。4.5.2使用骑马订的书刊页数应为4的倍数。4.5.3无线胶订版心设计应考虑订口预留5mm,打孔装版心设计应考虑订口预留6mm。4.5.4装订方式为胶订时,跨页图像应考虑胶订订口的铣背深度1.5mm。
(1)会议确定了《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起草人及执笔人。会议确定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等。
(4)会议确定,本标准的框架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印刷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
(5)会议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确定范围为本标准规定了书刊印刷通用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开本尺寸、装帧结构、材料选用及印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书刊印刷产品的印刷设计。
(6)会议确定了本标准的术语为书芯、封面、开本、版心、书壳、内页、拉页、装帧结构、飘口、函套、出血位及美术文本等术语,术语定义在会后做补充和完善。
(4)会议对基本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显示设备应进行颜色管理,其颜色显示效果宜与印刷效果相匹配。工艺适性应适合书刊印刷和印后加工的设备、材料及工艺技术要求。要求查询绿色印刷有关标准,直接引用。
(5)会议对开本要求做了讨论,确定:书刊通用开本尺寸应符合GB/T 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幅面尺寸)和GB/T18358-2009(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的要求。对表1书刊常用开本及成品尺寸做修改,表中1/8、1/12、1/16、1/24、1/32、1/48及1/64后面分别加(8开)、(12开)、(16开)、(24开)、(32开)、(48开)、(64开)。
(2)会议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确定:本标准适用于书刊印刷产品的印刷设计、版式编排及印前制作。
(3)会议讨论了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确定:版心术语定义参考GB/T 18358-2009,定义3.2;拉页术语定义参考《书刊印刷术语》国家标准术语定义;飘口术语术语定义参考GB/T 9851.7—2008,定义3.24,英文修改为square;将出血位术语修改为出血术语,参考GB/T 9851.2-2008的3.8术语定义;去掉内页、装帧结构和美术文本术语;函套术语标准查询相关出版标准术语定义。
本标准起草人为陈琪莎、王利婕、陈广学、杨国伟、陶艳、谢森、吴旭辉、郑伟、李小东、孔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张旭亮、刘映平、刘西省、陈明权、李红慧、杨国强、严尧、朱永双、唐小兴、陈耕夫、肖武。
2016年11月18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1)在北京召开《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就标准起草组组建及标准初稿的有关问题、内容做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会议对《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的提出及立项进行了简要回顾,起草单位介绍了标准草案框架的形成过程。
(1)会议确定增加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技师学院、惠州大洋洲印务有限公司及深圳大洋洲印务有限公司为《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增加陈广学、唐小兴、陈耕夫、韩鹏及郑华为起草人及执笔人。
(2)会议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确定:本标准规定了书刊印刷通用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项目是201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行业标准,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下发“2015年第一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修订与研究开发工作项目计划”中的重要内容,项目编号为CY/TXXXX-20XX,项目名称为《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0/SC1)归口。
(10)会议对装帧结构要求做了讨论,确定:装帧结构分为基础要求、页面设计、封面与书壳、立体书结构、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覆膜等。装订方式应根据书刊的材质、厚度、翻阅方式、保存要求、装帧效果确定,书刊装帧结构应合理简化,满足工艺可实现性的要求。正文版心应根据书刊装订形式和裁切要求,确定上下左右留白和边空(不小于7mm)会后查有关标准,给出数据。页码不应放置于订口侧(离切口不小于3mm,查有关标准,给出数据)。
(9)会议对开本进行了讨论,确定:书刊通用开本尺寸应考虑到印刷与印后加工及成本控制,应在GB/T 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国家标准(GB)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节省材料;开本中的书刊常用开本及净尺寸表格中只列入8开、12开、16开、24开、32开、48开及64开有关尺寸数据,表格数据在会后做补充完善。
(7)会议对印刷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第四部分设计要求以下分为基本要求、开本尺寸、装帧结构、材料选用、印制要求等部分。
(8)会议对基本要求做了讨论,确定:“4.1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修改为“基础要求”,下面设显示设备和工艺适应性和环保要求三个子条目;显示设备要求描述为印刷设计所使用的显示设备应进行颜色管理,其颜色显示效果宜与印刷效果相匹配;工艺适应性要求描述为书刊的设计应适合书刊印刷和后加工工艺与材料的要求;环保要求描述为书刊设计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和工艺。
(2)会议确定起草人为陈琪莎、王利婕、陶艳、杨国伟、谢森、吴旭辉、孔真、郑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刘映平、张旭亮、刘西省、陈明权等。执笔人为陈琪莎、王利婕、陶艳、杨国伟、谢森、吴旭辉、孔真、郑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刘映平、张旭亮、刘西省、陈明权等。
(3)会议对《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标准题目、框架结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会议确定,标准的题目为《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英文题目为General rules of design forbook and periodicalprinting。
(8)会议对书芯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版心要求参考GB/T18358-2009进行描述;页码不应放置于订口侧,近切口字边离切口应不小于3mm;关于拉页的描述参考GB/T 30325-2013《精装书籍要求》,具体由朱洁老师查询后确认;装订方式为胶订时,跨页图像应考虑胶订订口的铣背深度1.5mm±0.5mm;重要信息宜避开订口位置。
(10)会议对表面整饰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及覆膜内容会后查找相关标准,根据相关标准的描述进行细化;其他表面整饰需制作内容文件,并标明工艺要求。
2017年7月17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1)在西安市召开《书刊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就标准第三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
(4)会议确定标准设计的基本要求分基本要求、开本、材料、书芯、封面与书壳、表面整饰和数字文件七个部分。
(5)会议对基本要求做了讨论,确定:显示设备应进行颜色管理,其颜色显示效果宜与印刷效果相匹配;工艺适性应适合书刊印刷和后加工工艺与材料的要求;宜选用环保的材料和工艺。
(6)会议对开本要求做了讨论,确定:书刊通用开本尺寸应符合GB/T 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幅面尺寸)和GB/T18358-2009(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的要求。对表1书刊常用开本及成品尺寸进行修改,表中只列入1/8、1/12、1/16、1/24、1/32、1/48及1/64有关常用开本尺寸数据,表格数据在会后进行补充完善。
(11)会议对材料选用进行了讨论,确定:材料选用参考表格“书刊通用材料选用要求”,分别按书芯、环衬、封面和辅料进行说明。
(12)会议对印制要求做了讨论,确定:印制要求分为颜色模式、图像、图形、文字、表格、出血位、装订、文件格式等部分。用于印刷的图像分辨率不应低于118像素/厘米(300ppi),不宜高于315像素/厘米(800ppi);二值图像分辨率不宜低于472像素/厘米(1200ppi),不宜高于1180像素/厘米(3000ppi)。图形不宜采用位图格式;图形的线 mm,否则线条印刷时存在再现风险;细线不宜多色叠印,宜选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图形的填充色宜依据印刷色谱选用颜色(规范用色)。文字应采用矢量格式。表格不宜使用位图格式,表格线条不宜使用多色叠印。切口外出血位宜不小于3 mm。不宜选用骑马订的书刊厚度限值在会后通过调研确定;超过60mm不宜选用锁线订;无线胶订版心设计应考虑订口预留5mm;打孔装版心设计应考虑订口预留6mm(数据在会后进行确认)。设计最终文件应为适合印刷输出的文件(如PDF、INDD、CDR 、AI),非常用字体文本、美术文本应转为矢量图,图像宜嵌入组版文件。
(3)会议讨论了术语和定义,确定:开本定义引用CY/T 50—2008,7.28的定义,表述为出版物单页幅面大小的称谓。拉页术语定义采用《书刊印刷术语》标准的3.5。会后确定版心术语定义是否需要。函套术语定义为一侧或两侧开口的硬盒,规格略大于需要放置的书刊。二值图像定义为只有黑、白两种灰度值像素组成的图像。
(9)会议对封面与书壳要求做了讨论,确定:书背宽度小于5mm时不应设计有文字。书脊处不宜有明显的分界线mm。封面设计元素应延伸入勒口不小于3mm。切口出血的尺寸宜不小于3mm。书壳包边尺寸以15mm为宜。飘口宽度描述参考GB/T 30325-2013精装书籍要求。护封上下尺寸应与书壳尺寸一致。函套应选用不易变形的材料,全包函套尺寸应根据函套内成品书刊尺寸长宽高各加1.5mm。删掉“立体书结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