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

 2025-11-20     笔记本印刷
产品详情

  为节省管理费用及压缩样本大小,根据检查批形成的情况决定选用一次、二次抽样方案中的一种。见附录D。

  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抽取样本的时间,可以在检查批的形成过程中,也可以在检查批组成之后。抽取样本的地点,可以在企业的成品库中抽取,也可以在市场任一经销单位的仓库中抽取,必要时还可以在生产线上已经过检验尚未入库的成品中抽取。

  2.16 一次抽样方案:由样本大小n和判定数组〔Ac,Re〕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称为一次抽样方案。

  2.17 二次抽样方案:由第一样本大小n1、第二样本大小n2判定数组〔A1,A2,R1,R2〕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称为二次抽样方案。

  2.8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批中所有不合格品总数除以批量,再乘以100,称为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即:

  2.9 批质量:单个提交检查批的质量(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称为批质量。

  2.10 逐批检查:为判断每个提交检查批的批质量是不是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的百分之百或从批中抽取样本的检查,称为逐批检查。

  产品质量要求特别严格、批量不大于150或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欠缺、需要全部检查的要逐个产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

  相应产品技术标准或订货合同中对单ຫໍສະໝຸດ Baidu产品规定的检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逐个对样本单位进行检查并累计不合格品总数。当采用一次抽样方案时,根据样本检验结果,若在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为合格批;若在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为不合格批。采用二次抽样方案时,经检验,若在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第一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为合格批;若在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不合格判定数测该批为不合格批。若在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第一合格判定数同时又小于第一不合格判定数,则从整批中抽第二样本进行检查。在第一和第二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总和小于或等于第二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为合格批;若在第一和第二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不合格判定数,则该批为不合格批。

  专业技术人员按标准要求目测判定产品质量。此法为计量测试法的辅助检验方法。

  判为合格的批就整批接受,判为不合格的批原则上全部退回供货方或由供货方与订货方协商解决。

  对合格批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订货方有权拒绝接受。拒收的不合格品可以返修,经订货方同意后,可按规定方式再次提交检查。

  2.11 合格判定数(Ac):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称为合格判定数。

  2.12 不合格判定数(Re):作出批不合格判断样本中所不允许的最小不合格品数,称为不合格判定数。

  2.13 判定数组: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结合在一起,称为判定数组。

  2.14 抽样方案: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

  供货方在对不合格批进行百分之百检查的基础上,将发现的不合格品剔除或修理好以后,允许再次提交检查。

  6.1.2 必须具备技术标准中规定精度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正确掌握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要领以及维修技术的能力。

  在订货合同中,订货方与供货方应协商确定批质量合格的条件。对此无明确规定者,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为4.0执行。见附录A。

  提交检查批的批量与样本大小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称为检查水平。本标准规定检查水平为S-4。见附录B。

  2.7 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质量特性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2.1 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以成品“册”(本)、“张”为单位。